2024年10月29日新闻和报纸摘要
迎峰度夏进行时 “东北电”跨越2000公里首次入川,上合组织伊斯兰堡峰会 - October 17, 2024
本月更新3310  文章总数7306  总浏览量8133765

12部门联手 30条举措做好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

真主党任命卡西姆为新任领导人

台风“康妮”将于31日白天在台湾岛登陆之后向浙闽沿海靠近,强降水持续 海南琼海一对母子落水遇难

守则校务公开防震减灾章程制度职责考勤目标管理档案突发事件规定人员职责预案应急

美文示范

让科技小院释放大能量

b体育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

菊花展展区位于祈年殿院内祈年门南两侧广场,集中展示独本品种菊、大立菊、悬崖菊、盆景菊、什锦菊、造型菊等中国传统菊花品种。展区以祈年门为中,分为东西两个区域。西区以主题展棚为主,分别为“雀舞秋华织锦绣”“灯映寒菊耀福光”“满堂霜英唱吉祥”和“献瑞秋菊庆丰年”b体育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展棚在布景设计中将不同品种、颜色各异的菊花与金鱼、孔雀、花瓶、果实等元素结合,展现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象征意义,寄寓了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吉祥祝愿。

原本独株大立菊是天坛公园菊花栽培上的一大特色。天坛公园花卉中心菊花班班长李静说,为使其更具观赏价值,多年来在传承延续传统栽培技艺的基础上,天坛公园园艺师们不断探索与创新,几经改良,形成了今天的“满树繁花”半球形造型,这株大立菊需要菊艺匠人13个月的精细培护,还要有娴熟的造型裱扎技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大立菊的裱扎形式上也有创新,呈现出五角星、沙燕、心形等造型,让天坛菊花的“老粉”们眼前一亮。

东侧展区的四个专类展棚依次展出精品品种菊、大立菊、附桩盆景菊、什锦菊,展区内还摆放科普宣传展板,向游客详细介绍天坛菊花的栽培历史、菊花品种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菊花文化。展览期间,天坛公园提供导赏服务,由专业园艺师、讲解员、志愿者共同组成导赏团队b体育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在展览现场为市民游客提供菊花讲解、义务咨询等服务,让天坛赏菊之行文化味十足。

b体育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

截至目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40多所高校和职业院校围绕新兴产业和前沿技术等热门领域,陆续创设了近200个特色鲜明的微专业,以突破核心专业边界的跨学科课程设计b体育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和响应行业实际需求。“能学新知识、能长真本事”的微专业正值火热b体育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有望在未来深度融入各专业的课程建设改革中,成为主流教育模式的有益补充。相比于传统的专业培养模式,微专业将发挥锚定前沿需求、课程专精和个性化定制化培养等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彰显作为。

个性化培养方案设计,契合各类人才发展需求。微专业虽被冠以“专业”之名,但较主修或辅修专业具有更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在培养方式上,微专业学制一般为半年到两年,设置5至10门融合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的核心课程,课程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灵活调配时间,高效且弹性的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程内容上,微专业坚持问题导向,主要结合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实际社会需求设置重点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深度了解当下的科技前沿和产业前沿发展趋势,提升相应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在主修专业之外,为学生打开了探索新领域的窗口。

定制化服务产品供给,促进专业价值多维实现。微专业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适应市场、服务社会的理念,契合了多样化主体的实际需求。在服务政府方面,通过打造科学研究与资政建议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双碳”目标和数字经济等国家战略目标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在服务企业方面,微专业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校企合作,以多样的教学形式与丰富的课程内容为企业定制化技能培训提供了新模式。

焕新学科价值内涵,推动传统文化赓续相承。微专业通过传统学科现代化、新兴知识学科化,将历史与现代文化课程相结合,在实践中揭示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增强学生的家国使命与文化责任感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例如,北京大学的文明探源考古微专业项目立足考古实证等多个角度溯源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北京林业大学的自然遗产保护与传承课程涵盖了对自然资源与传统文化的保护等内容,增强了文化传承的自觉性。此外,微专业在跨学科交叉背景下,既融入了中华文明底蕴,也蕴含马克思主义为内核的文化思想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打造现代科技场景下的新兴课程群,为文化影响力的拓展提供了更多机遇。例如,在中国传媒大学开设的虚拟现实与数字文化生产、传媒汉语与跨文化交流等微专业中,学生可以通过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和专题学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同时也能够充分了解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人才需求,运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

多元化合作平台搭建,助力国际交流拓展升级。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与跨文化互动需要不断拓宽教育资源的融入性,微专业的设置为构建开放多元的互联共享平台提供了有益借鉴。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在跨学科背景下联动国外高校或国际组织,围绕气候变化、国际治理等全球性议题,开展中外合作教学或定制化的“1+1”双学位项目,通过国际访学、跨国学术论坛、海外实习等设置,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此外,微专业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引入多方参与的在线平台与课程资源,为各国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互动交流机会,从而精准捕捉国际前沿发展动向,形成跨文化的学术与实践共享网络,为推动现代知识技术在全球广泛传播开辟了有效路径。

作为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有益尝试,微专业通过更加灵活且富有前瞻性的课程设计,在跨学科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人才培养中已经展现出突出的优势与价值。未来,伴随着新兴产业催生经济社会深刻变革,需要继续探索需求导向下的教育形态拓展,不断与时俱进地集成政产学研用的多方力量和智慧,加强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紧密衔接与协同配合,推动高校与企业及科研机构的深度协作,在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创造性的卓越人才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形成引领教育变革的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