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示范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
j9九游会首页入口最新
截至目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40多所高校和职业院校围绕新兴产业和前沿技术等热门领域,陆续创设了近200个特色鲜明的微专业,以突破核心专业边界的跨学科课程设计j9九游会首页入口最新,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和响应行业实际需求。“能学新知识、能长真本事”的微专业正值火热,有望在未来深度融入各专业的课程建设改革中,成为主流教育模式的有益补充。相比于传统的专业培养模式,微专业将发挥锚定前沿需求、课程专精和个性化定制化培养等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彰显作为。
个性化培养方案设计,契合各类人才发展需求。微专业虽被冠以“专业”之名,但较主修或辅修专业具有更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在培养方式上,微专业学制一般为半年到两年,设置5至10门融合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的核心课程,课程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灵活调配时间,高效且弹性的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程内容上,微专业坚持问题导向,主要结合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实际社会需求设置重点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深度了解当下的科技前沿和产业前沿发展趋势j9九游会首页入口最新,提升相应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在主修专业之外,为学生打开了探索新领域的窗口。
定制化服务产品供给,促进专业价值多维实现。微专业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适应市场、服务社会的理念,契合了多样化主体的实际需求。在服务政府方面,通过打造科学研究与资政建议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双碳”目标和数字经济等国家战略目标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在服务企业方面,微专业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校企合作,以多样的教学形式与丰富的课程内容为企业定制化技能培训提供了新模式。
焕新学科价值内涵,推动传统文化赓续相承。微专业通过传统学科现代化、新兴知识学科化,将历史与现代文化课程相结合,在实践中揭示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增强学生的家国使命与文化责任感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例如,北京大学的文明探源考古微专业项目立足考古实证等多个角度溯源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北京林业大学的自然遗产保护与传承课程涵盖了对自然资源与传统文化的保护等内容,增强了文化传承的自觉性。此外,微专业在跨学科交叉背景下,既融入了中华文明底蕴,也蕴含马克思主义为内核的文化思想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打造现代科技场景下的新兴课程群j9九游会首页入口最新,为文化影响力的拓展提供了更多机遇。例如,在中国传媒大学开设的虚拟现实与数字文化生产、传媒汉语与跨文化交流等微专业中,学生可以通过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和专题学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同时也能够充分了解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人才需求j9九游会首页入口最新,运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
多元化合作平台搭建,助力国际交流拓展升级。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与跨文化互动需要不断拓宽教育资源的融入性,微专业的设置为构建开放多元的互联共享平台提供了有益借鉴。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在跨学科背景下联动国外高校或国际组织,围绕气候变化、国际治理等全球性议题,开展中外合作教学或定制化的“1+1”双学位项目,通过国际访学、跨国学术论坛、海外实习等设置,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此外,微专业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引入多方参与的在线平台与课程资源,为各国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互动交流机会,从而精准捕捉国际前沿发展动向,形成跨文化的学术与实践共享网络,为推动现代知识技术在全球广泛传播开辟了有效路径。
作为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有益尝试,微专业通过更加灵活且富有前瞻性的课程设计j9九游会首页入口最新,在跨学科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人才培养中已经展现出突出的优势与价值。未来,伴随着新兴产业催生经济社会深刻变革,需要继续探索需求导向下的教育形态拓展,不断与时俱进地集成政产学研用的多方力量和智慧j9九游会首页入口最新,加强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紧密衔接与协同配合,推动高校与企业及科研机构的深度协作,在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创造性的卓越人才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形成引领教育变革的持久动力。
j9九游会首页入口最新
今年初,上海市民姜女士向上海静安警方报警,称其去年底因急需用钱,通过“贷款中介”吴某在多个App上以“租借手机、转售套现”的方式获得资金。吴某承诺的“无抵押、不看征信、快速放款”吸引了姜女士,她通过对方提供的二维码下载安装了“芒果商城”App,将个人信息提供给客服后,在线上签订了“分期租赁协议”,约定以租借一部价值9000元手机再抵押的形式获得贷款,其间姜女士需要分期支付共计18000元租金,每周还款一次,3个月内还清,还款结束后取得手机所有权。
在收到首期租金后,平台直接将姜女士租赁的手机送往指定商户回收,价值9000元的新手机经过评估后回收价格被定为8700元,扣除吴某垫付的首期租金1500元和所谓“中介费”900元后,姜女士仅收到6300元。就这样,姜女士先后从十余个类似“租机平台”上租得手机并套现14万余元,但3个月内需要偿还的“租金”却已高达42万余元。由于无法及时还款,她的生活被严重干扰。
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经侦支队金融犯罪侦查队队长 张晨晖:在借款人下载平台手机App的过程中, App就会读取所有通讯录联系人的信息。这些铺垫全部完成后,一旦借款人无法按期正常还款,平台就会以各种“软暴力”形式对借款人进行逼迫,这些手段包括:到单位找借款人领导说明情况、轮番电话联系借款人通讯录人员等等。
名为租借手机却不收货自用,租金折算年化利率超过400%……民警研判,这起债务纠纷背后很可能隐藏着非法放贷的犯罪行为。警方从租机平台、中介人员和手机市场三方面展开调查,挖出一条“租机贷”非法经营产业链,随后,“芒果商城”实控人戴某、“贷款中介”吴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成功抓获。到案后,戴某如实供述了以出租手机为幌子实施非法放贷的犯罪事实。
经查,犯罪嫌疑人戴某于2023年10月购入一款非法租机App,并伙同吴某等人开始非法放贷。由戴某负责运营App平台、与客户线上签订租机协议并采购、出租手机,吴某等中介人员则负责寻找、推荐客户并指导客户将手机套现,实现手机在“平台—承租人—市场”之间的流转,最终完成变相放贷行为。其中产生的手机价值2倍的高额租金以及回收差价、中介费用等均由承租人承担,年化利率超过400%。截至案发,“芒果商城”已与近百人签订租机协议,涉案金额近160万元。
据悉,在此案的侦破过程中,警方还发现了其他多个类似的租机贷平台,这些平台之间往往会共享“客户”,通过中介诱导同一借款人在不同平台租机,从而实现大额放贷。今年5月,警方对5处同类型犯罪窝点进行集中收网,先后抓获柚柚商城、优租、壹点商城等5个非法放贷平台的实控人赵某、郑某、刘某及贷款中介王某等11人。经初步核查,这些平台已累计向不特定人群非法放贷200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涉嫌非法经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