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日本行期间收集器物
破雾见真:“人权”幌子背后的龌龊暗影,湃书单|澎湃新闻编辑们在读的14本书:新生育时代
本月更新5365  文章总数51534  总浏览量592428

徽菜:菜品上千,为何人们独记“臭”字?

吉林珲春市:打造“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 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基层党建服务效能

老年短视频专区里,60岁奶奶正在擦边,杀人诛心!王楚钦把日本天才打到破防瘫倒!赛后采访让国人骄傲

守则校务公开防震减灾章程制度职责考勤目标管理档案突发事件规定人员职责预案应急

美文示范

11月5日新闻早报

best365体育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udies of the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he parallel session of the Second World Conference of Sinologists, was held on Wednesday at the Palace of China Ethnic Cultures in Beijing.

Carsten B. Th?gersen, Danish sinologist and former Consul-General of Denmark in Shanghai, said in 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China News Network that it's important that foreigners visit China to see for themselves, to meet Chinese people and to speak with them so that they can understand China much better. (Wang Fengping)

best365体育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培养和储备国家战略急需人才力量具有深远意义。当前best365体育,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据统计,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49年的0.26%,提高到2023年的60.2%;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74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未来,人才自主培养必须聚焦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聚焦打造国际竞争优势,持续提升人才培养的供需匹配度,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也关系每个学子及其家庭的切身福祉。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此,人才自主培养必须聚焦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引导学生把坚定信仰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把坚实信念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best365体育,把坚强信心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培根铸魂、启智润心best365体育,遵循规律、明确方向,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培养体现时代精神、符合时代需要、厚植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相互支撑。高素质的劳动者对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关键性作用。人才自主培养必须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提升科学性、前瞻性和系统性,强化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的牵引作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过程中,源源不断地培养对标国家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助推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探索、研发、转化。必须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best365体育,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凸显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必须强化科教协同育人,健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体制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多层次,以“创新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同时,推动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社会系统、科技系统的有效链接、有机融合,有序推进教育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推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建设人才集聚新高地。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从全球首个“海空一体”跨域航行器平台,到被誉为“行走高原的生态美容师”的草地修复项目,从极低腐蚀速率的不锈镁,到大模型赋能的智能教学平台……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上,涌现出一批中国青年领衔的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精彩项目,充分展现了我国当前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卓越成果。未来,我国人才自主培养既要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也要关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锚定世界一流水准,以更高的历史站位、更深邃的国际视野,汲取人才培养的先进国际经验,汇聚人才培养的优质国际资源,激发我国在自主人才培养方面的巨大潜能优势,在深化国际合作和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广大人才的“胜任力”,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作者:丁义浩 杜昊/均系东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